阅读:2362回复:0
第30篇:美丽白云乡
周一的时候突然兴起,想走一趟沿黄公路。于是拿起手机,给七八个好友发出邀请,结果只有乾坤先生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回复了我。并约好下午1点起身,我们就沿着黄河向西驱车走去。
冬日里的北方,天寒地冻,一座座大山之间,那种常年存在的青黄色,在表皮上本身不太茂密的草木枯萎之后便更加凸显,但我并不想用凄冷这个词,因为我总感觉在这些大山之间积蓄着一种力量和倔强,这是出生在这里的人们身上传达出的一种韧劲,代表了他们对于“争先”这个词的理解和表达,代表了他们没有走出去,而是选择留下来改造和建设这篇土地的决心。 我们沿途看到了很多以前虽然可以想象,但目及之处仍然会觉得更加新鲜的景象。比如黄河上的浮冰,有一段浅滩处,结冰就会比较明显,而集中的深水处,却很难看见结冰的现象。时不时水面上会飘来几块浮冰,它们随着缓缓的水流,静静的漂浮向前,忽隐忽现,并不突兀也会有一番景致。我们谈起之前的一个传闻,说是有年天气极冷的时候,国家启用过轰炸机给黄河破冰,目的是这些冰有可能会破坏黄河大桥,逻辑没有问题,不知道是否真的有轰炸机来过这里。传闻终归是传闻。 我们在一处正在修建的黄河大桥边停下,拍了些照片。那些密密排列的圆柱形的桥墩,使得整个大桥显得特别坚固。而远处山西那边高高耸起的桥墩,可以推断,这里是上下两条路,或者是高速和铁路,或者事大桥和高速。人们总是能这样鬼斧神工的改造这个看起来很强大的自然。 离开大桥不久,我们遇到了一座小庙,顺着路边的几级台阶走上去,一眼就看到了小庙的全部。一米多高的围墙还没有庙门高,这是我们平日里不常见的设置,顿时让我们对这座小庙的亲民和开怀产生了一丝敬意。走近庙门,挂着一把锁,但并没有锁住,于是我们便打开门进了院子,正对着门的是一孔小窑,外面的墙上错落挂着一些“有求必应”之类的破旧锦旗,进了小窑才知道这里主要是座龙王庙。应该是附近村子的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而建造的。隔壁的几孔小窑里有关公,有财神,有山神还有其他百姓们尊崇的神灵。从供桌的香炉和供品可以看出,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来,但每个供桌上几乎都有白酒,这东西是当地百姓们喜好的,于是他们觉得神灵们也应该喜好。院子里的杂草不算多,在院子的一个角落挂着钟,很明显没有鼓,也就只能算一座小庙。 我们也表达了对于神灵的尊敬,双手合十鞠躬作揖。关上窑门,挂上锁,出了小庙,已经觉得今天这趟出行值了,于是继续沿着黄河往前走,经过了一处观景台,驻足停留、拍照观景。路旁的两座山,吸引了乾坤,他指着说,这两个小山头特别像两只乌龟,于是取名双龟山,顺着望去,还真挺像,而且越看越像。 其实本次出行最值得一说的还数白云乡,这也算是一个偶然的收获。我们先是看见有个景区,黄河河边立着一座巨大的木头的牌楼,上面用黄金般的颜色刻写着“萬家川古渡”,站立在河边显得古色古香,周围是用瓷砖和石头砌成的小广场和台阶,旁边还有几架木头做的大小不一的水车、几个黄河纤夫的雕塑已经倒地并破烂了,在小广场的一侧有条非常漂亮的木头连廊通向河边的一座观景的亭子。登上连廊一边是古渡的小广场,一边是一片杨树林,连廊上靠近中间的一段落满了一层厚厚的树叶,看起来很有感觉,乾坤几次提议要不要他去把叶子撒到空中让我拍几张照,我几次都说算了,之所以没有那样做,估计是担心自己的拍照水平拍不出想要的感觉会失望,或者是因为让美景留在想象中也许会更加美好。我们在观景台站立了一段时间,又一次看到了几块浮冰漂流而过,顿时觉得自然的美是如此的富有哲理而且恰到好处。 离开古渡,对面的山上有座大庙。应该叫五龙山真武庙,里面大殿,偏殿,厢房都全了。门口的晨钟暮鼓也是颇有规格,中间大殿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传说中道教的一位大神,我们先恭敬的合掌作揖之后,开始通过周围的壁画来了解“真武大帝”的传奇故事,两旁的二郎神和关公也有壁画可以了解。顿时觉得能够有时间通过壁画来了解神灵的故事也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我们一个挨着一个合掌作揖,逐一拜过,大香炉和功德箱可以看出,这里过会的时候应该还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庙门口的功德碑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什么原因倒在地上并被人糊上了一层泥巴,内容已经看不清了,但是关于庙简介的碑记还完整的立在那里,又一次通过阅读,得知这座庙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后来本地的一个白姓善人举资修建成了今日的面貌,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富有的人家会做这些大积功德的事情,人们也会将这样的轶事世代传颂。 后面还有一个高台,通往高台小路上的雪还没有化,脚踩上去簌簌作响,很有感觉,登上高台,一览四周的景色,才发现这里应该算是个风水宝地。乌龙山,像一只巨龙蜿蜒的盘踞在旁边的这座村庄上周,这座庙应该正是龙头所在之处,它安详的望着不远处的黄河,静静的看着几千来,这里的繁荣和衰落。 我们在离开的时候,忽然发现四周的几棵枣树上还有零星的几颗枣孤零零的挂在树上,寒风吹过,它们也只是侧转几下或者稍许摇晃,于是我们便共同觉得在这宝地,应该吃上它一颗宝枣。于是配合起来,真的一人摘到了一颗,吃到嘴里非常美味,绵软、香甜还有一丝酸,会心笑过之后,便一起相跟着下山。 下山路上忽然看见有个路牌写着白云乡,一时还是让我激动了一下,因为关于白云乡这个地方,第一次听说大概是在十几年前,差不多想来这里看一看也已经好几年了,没想到今天竟然无意间就到了,真有一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于是我说,下山后一定要在路牌旁拍个照以作留念。 还没有到达那个路牌,便被路旁的几个精致的小牌子吸引了,“美丽白云乡——忘忧谷”,好唯美的名字,随即便走进了这个“忘忧谷”,这是一片枣林,树上已经没有了枣,一片萧条的景象,但中间的几颗粗壮的枣树上挂满了红色的绸带或者布条、头绳,走近才知道这几棵挂红的树原来叫“枣生树”,旁边还有几个小木庵,里面堆积这好多小鞋,小鞋里装满了枣。我们顿时明白,这应该是附近百姓祈福的地方,人们会于某个特殊的时节来到这里,举行一个神圣的仪式,祈求“早生贵子”、“香火绵延”之类,人们啊,总是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寄予生活美好寓意的物件,这就是伟大的中国民间智慧。通过篱笆外的牌子得知,这里也会在合适的季节种成一片“忘忧草”以便和它官方的名字相得益彰。 出了忘忧谷,是一座大戏楼,一面的大墙上写着“乌龙山赋”,通读一遍,只能感叹和佩服这位写赋的才人,看来这个地方真是出人才,旁征博引,合辙押韵,多处引用和改编了多个名家、名篇,把这里的历史变迁和春夏秋冬描写的生动、美丽和让人神往,在描写四季景色的几段中,首先写的是冬季的景色。我们兴喜自己第一次来正好是冬季,正当其时,一切刚刚好,也发心后面的几个季节一定还要再来,再看一遍这里的景色,再读一遍这篇文采飞扬的赋。 参观完这里,站在那个“白云乡”路牌旁照完相就打算返程了。路旁的小卖店的墙上贴着几张白色礼单,应该是前不久有人去世或者谁家白事上留下了,从两张礼单上,看得出绝大多数人都姓白。 这座神奇而古老的村落,让我这次无意间遇见,并走马观花的看罢,总觉得意犹未尽,美丽白云乡,我们一定要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