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一定不是一家让出来的。 践行格致 | 西北峰老师 发现好图
西北有峰
总版主
总版主
  • UID9
  • 粉丝6
  • 关注5
  • 发帖数50
  • 社区居民
  • 原创写手
阅读:2705回复:0

六尺巷一定不是一家让出来的。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7-05-02 17:53
今天中午吃饭时,听到一位大哥在席间言谈中,说道了标题中的那句话,不自觉的对格局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
先跟大家分享六尺巷的故事吧。

图片:六尺巷.jpg


六尺巷在安徽省桐城市,是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两个大户人家宅院中间的一个巷子,全长100米、宽2米。据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个故事也就留下了千古名段:“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人称“让墙诗”。
这位大哥说的故事来自于老家,说老家有位哥哥要占用自己家的一块地作为坟地,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就要占了,结果家里的老人与占地者之间闹了矛盾,发生争执,电话打到这位在城里做事并且小有名气的大哥那里,这位大哥劝导自己的母亲说:“让吧,我们不仅让他一块地,而且连那一阵片地全让给他。”
家里人很是不理解,他说道:“这就是我们家的格局,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还要为了占住那块坟地这点小便宜而窃喜的人,与前十多年,为了多分一颗枣树而与人大大出手的人有啥区别呢?他的眼里只有眼前的那块地,而我们的眼里有的却是这个家族的格局、胸怀与威望。六尺巷不是一家让出来的,只有一家先让三尺,才能让出更宽的巷子。”
想想我们很多时候,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做的事情,不也像那位占坟地的农民一样吗?也许在我们眼里觉得获得当下的好处,但因此也许失去了更多的机会。
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位大老板要征村民的地,前一天与村民集体开会说定了征地款60万,在第二天办理手续,兑现打款领钱的时候,有位妇人突然随口说了一句:”老板,你昨天不是说的600万吗?“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愣了,老板也愣了一下,然后平静的说:“是吗?那就是我记错了,好吧,那就按600万给你们。”
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要跳起来了,说:“老板,你从来没有说过600万,你说的确实是60万!”这位老板淡淡的笑了一下,然后坚定的说:“我怎么记得我没说过60万,我说的是600万。”于是,就按照600万与村民签合同并且兑现了。
随后,身边的人不解的问他为什么?这位大老板说:“她说600万也许是无心,或者还有一些玩笑的话,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村民的诉求,满足她,就会赢得全村的心。600万现在看起来很多,而且不合理,但我们很快就赚回来了。”事实证明,这块地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从来没有发生过村民闹事,而且很快就赚回来了那笔征地款。
有的时候看起来的"礼让",其实是一种眼光个格局。

最新喜欢:

西北峰西北峰
游客


返回顶部